找回密码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论文 科普 华科
查看: 1619|回复: 3

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近百年来写入教科书的中国科学家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5

主题

37

回复

81

博文
发表于 2015-5-30 1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甘永超 于 2015-5-30 12:36 编辑


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近百年来写入自然科学教科书的中国科学家(待补充)

摘要中国年产科技论文早已突破百万篇!早在2008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就已突破十万篇,进入世界前三甲,2013年的SCI论文已高达23.14万篇,跃入世界第二;而我国的EI论文数量2007年就雄居世界第一。此外,还有大量没有被SCI、EI收录的中文论文和少量外文论文,如果以一比十配比,则一年下来我国的科技论文不下二、三百万篇。十年下来就是二、三千万篇;近三十年下来则接近亿篇。如果除去泡沫、挤掉水分,还会剩下多少干货呢?而我们的自然科学教科书恰好就是传承这些干货的载体!我们应该努力记住那些制造干货的科学家的名字,就像犹太人一遍一遍默念他们民族英雄的名字一样!

1. 中国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早年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于1939年与导师卡门,T.von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并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 Kármán-Tsien formula”——二维无黏性定常亚声速流动中估算压缩性对物体表面压力系数影响的公式。徐华舫著:《空气动力学基础》,上册,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79。

2.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遵义,拟就《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将普通beta衰变末态的三体问题转化为K俘获中的两体问题,从而使中微子的探测问题迎刃而解),历经诸多曲折而于1942年1月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61卷97页,半年后Allen便做出实验初步证实,1956年Reines和Cowan则精确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99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9年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与前苏联的巴索夫(N.G.Basov,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院士分别同时独立地提出了惯性约束聚变方案,开创了受控核聚变的一个新领域——惯性约束聚变。参见:杨福家. 原子物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0页。

3.中国物理学家:黄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4年获得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硕士学位。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及有关的基本方程(被誉为黄方程)。40年代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 X光漫散射的理论(被誉为黄散射)。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的等价性,澄清了这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黄方程已经被写入大学物理教材,参见:陈长乐(西北工大)编著,固体物理学(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数理编辑部),2007,48页。

4.中国物理学家:甘永超(由王淦昌推荐上研究生),1994年揭示“第三种波粒二象性”,随后又把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分别揭示的前两种波粒二象性与“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揭示了微观客体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并给出了“波粒二象关系式”精准的数学表达——Gan矩阵与Gan变换(被称为物理学的五大核心公式之一),从而揭示了物质的两种基本存在形式——实物与场(或者粒子与波)之间的关系。参见:娄兆文等编. 自然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中心),2012,44-48页。

5.中国物理学家:葛正权,1934年继斯特恩1920年的工作之后、也验证了气体分子速率的麦克斯韦分布。参见:马文蔚、解希顺、周雨青. 物理学(第五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8页

6.中国物理学家:丁西林,1921年用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明“高温下的电子也与气体分子一样遵守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参见:马文蔚、解希顺、周雨青. 物理学(第五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0页

7.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1921年协助导师康普顿做X射线散射光谱的研究,1924年共同发表论文,1926年吴有训又独立发表了两篇论文。做实了康普顿的理论与实验,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扬。参见:马文蔚、解希顺、周雨青. 物理学(第五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16页

8.中国物理学家:曾谨言,1957、1975年相继对原子核液滴模型的外斯赛格质量半经验公式进行修正,提高了精度。参见:褚圣麟. 原子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330页

9.中国化学家: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参见:刘翊纶,任得厚。《无机化学丛书》第一卷,稀有气体、氢、碱金属。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或者,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ISBN 978-7-04-019326-8.

10.中国化学家:黄鸣龙,有机化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个用中国人命名的反应-黄鸣龙还原法。基斯内尔-沃尔夫-黄鸣龙还原反应是将酮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还原反应,该反应常压下即可完成,反应时先将反应物与氢氧化钠、肼和高沸点醇的水溶液混合加热,生成腙后,将水和过量肼蒸出,待温度达到195~200℃时回流3~4小时后完成。参见:曾昭琼. 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6页

11.中国化学家:张青莲,1931年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稀有元素的研究,参见戴安邦、严志弦、尹敬执,《无机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1991年后出版的无机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里铟原子量均采用了张青莲所测的新数据。如:《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附录的元素周期表。

12. 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中国生态学会和《生态学报》的创始人。《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第1版,第一节。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生态工程”以及“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观点。《必修3-稳态与环境》P64 。

13.中国植物生理学家:崔澄,与Skoog于1951年发现,腺嘌呤或腺苷不但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而且还能解除IAA对芽的抑制作用,诱导芽的形成,从而确定了腺嘌呤与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参见:植物细胞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页;又见:高中生物选修 第四章 第二节。

14.杨弘远,著名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与周嫦、孙蒙祥、赵洁完成的《植物性细胞、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获得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关内容写入植物细胞工程教材。参见:植物细胞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3页。

15.邹承鲁: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路线,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开篇。

16.杨焕明:江苏人,分子生物学家。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他和同事们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使我国成为这一划时代科学创举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之后,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又对水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于2002年4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必修2-遗传与进化》扉页

17.孙儒泳,浙江宁波人,在动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领域耕耘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中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创者。他将脊椎动物生理生态引入中国,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为中国兽类生理生态的开创和发展做了了重大贡献,成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必修3-稳态与环境》扉页

18.生理学家:蔡翘。1925年,他首先发现视觉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这个区后来被命名为“蔡氏区”。参见:《神经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3~174。

19.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1947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它从地质构造形迹出发,分析地应力分布状况和岩石力学性质,追索力的作用,从力的作用方式进而追索地壳运动方式,探索地壳运动的规律和起源。参见: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28页

20.中国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1963年创立物候学,揭示了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见: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49页

21. 原创教学基础电路发明家:龚秋声 自然科学工具书是教科书的摘要和缩影,因此是属于教科书上的精华部分。龚氏电桥全电路在下列二本电工工具书中占有2-3页的篇幅:国家教委工科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 吕岘山教授编写的《常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 》[M]. 北京:化工出版社,1995,第1531~1534页;陈少华主编的《常用电工手册》修订本(下册)[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第3685~3687页

22.人类和哺乳动物细胞遗传学的开拓者:徐道觉。发明低渗法,从而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为染色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位华人学者蒋有兴通过观察实验确认了人的体细胞内有的46条染色体,并毫不犹豫地向传统理论挑战,于1956年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成功地完成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探索。参见:汪忠等编,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9页。

23.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1929年,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裴文中断定是猿人头盖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头盖骨重见天日的消息很快传开,引起全世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以后经过我国科学家几十年发掘,出土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大量石器、用火留下的灰烬层。这里成为世界上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直立人的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参见:汪忠等编,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3页。

24.中国生物化学家:王应睐。1965年,在王应睐的领导下,三所科研院校合作,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全合成的、与天然产物性质完全相同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开始了用人工合成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新阶段,还推动了我国胰岛素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这一举世瞩目的成果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10页。

25.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国际公认的“衣原体之父”:汤非凡。从沙眼病人眼的分泌物中寻找到了沙眼病的元凶——沙眼衣原体(当时称为沙眼病毒),并在人体外培养成功。由于汤飞凡的突出贡献,国际上称沙眼病毒为“汤氏病毒”。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重要病原体的惟一中国人。参见:汪忠等编,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1页。

26.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骢。发现并命名世界珍稀植物水杉。水杉是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经由胡先骢和郑万钧共同深入研究,于1948年5月,两人联名发表《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一文,确定了学名,明确了水杉在植物进化系统中的重要位置,得到了国内外植物学和古生物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不久,水杉这一曾被认为灭绝的物种在全世界得到推广种植。参见:汪忠等编,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1页。

27.中国化学家,黄耀曾(1912.11—2002.12),男,江苏南通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化学家,国内有机氟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研究,在我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从事过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实现第一例催化的胂型维蒂希反应。对砷、锑、碲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居国际前列。黄耀曾还发展了砷叶立德化学,建立了立体选择性合成(E)-α,β-不饱和醛、酮和酯的方法。该法是以三苯基砷叶立德代替磷叶立德与醛反应合成烯烃。参见:黄培强等编,《有机合成》,2004.6(2012.1重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9页。曾获国家级奖励5次和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8.中国植物生态学家,李博,在科学研究上,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与草原研究作出了系统的研究,而且把生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把传统研究与近代研究相结合,并有意识地与当前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如持续发展、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联系起来。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在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基础上,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提出了整套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方案。对生态学教学与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与草原研究,对生态学人才培养与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见:蒋高明主编,《植物生理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6页。

29.中国物理学家:叶企孙;叶企孙,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与合作者一起利用X射线短波限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测定普朗克常数,获得当时该方法最精确的实验数据。精确测量铁、镍、钴在静止液体高压强下的磁性,对高压磁学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参见:《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邢军纪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 ISBN978-7-5302-09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7

回复

81

博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2: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甘永超 于 2015-5-30 12:45 编辑

30.屠呦呦,女,被称为我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女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2011年获得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大陆科学家。曾有丰富海外经历的饶毅说,拉斯克奖是个分量极高的奖项,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还要厉害。1956年,屠呦呦针对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 ,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k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kkaria dichotomaL.var.kanceokata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参见  屠呦呦,《银柴胡》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20—526。

31.中国医学家,刘澄中,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神经科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课题“经络的研究”攀登项目参加者,“经脉现象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高级访问学者。中国针灸学会及经络研究会创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创会秘书长,中华针灸医学会(台湾)荣誉研究员,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会荣誉顾问暨安大略省中医学院客座教授,英国中山针灸学会荣誉顾问。《医学与哲学》杂志第一届特邀编辑。上个世纪“70年代,刘澄中提出以“循行性反应系统与近邻接通”的假说解释循行性感觉的机理”。 他破译了古代经脉医学脉案,找到了沟通中西“经脉之桥”的“经典后通路”,是高等临床神经学派的学术领导人之一。参见:许平,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64页。

32.牛文元,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氏假定植物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分布的各种界线,提出公式:  fn(φ)=Hn=eanφ+bn    该式可以看作是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联系的基本表达形式,初步完成了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空间统一,这种理论推求导出了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一般形式。原来认为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其实质是同源的,它们所依赖的基础,即是对于系统所输入的能量状况。此公式突破了地理学把垂直带性和水平地带性长期相分离的状况,有机地将二者统一于牛氏所提出的“自然地理面中”,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学界的一个重大突破。参见:牛文元,《自然地理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45-150页。

33.邢其毅,有机化学家。邢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983

34.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家  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和核骨架,在植物细胞核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江苏溧阳人 高中必修一第一章1-39

35. 吴仲华,提出了吴氏(仲华)通用理论,吴仲华主编,能的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9-71。吴仲华,朱根兴. 去掉上、下游叶片排后“孤立”叶片排的叶栅实验和S1流面计算中、上、下游条件的确定. 工程热物理学报,1983,4(1):29-37

36. 陈省身,20世纪伟大的微分几何之父,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是Euclid(欧几里得)、Gauss(高斯)、Riemann(黎曼)、E.Cartan(嘉当)的继承者与开拓者。他发展了Gauss—Bonnet(高斯一波尔)公式,为陈氏示性类,被命名为“陈氏级(ChernClass)理论”,成为经典杰作。他建立微分纤维丛理论,其影响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创立复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论,包括陈—Bott定理,影响及于代数数论。他为广义的积分几何奠定基础,获得基本运动学公式。他所引入的陈氏示性类与陈—Simons微分式,已深入到数学以外的其他领域,成为理论诸如规范场等的重要工具。先后发表过数学论文158篇、《陈省身论文集》4卷以及《陈省身文选》等著作。曾荣获最高数学奖——沃尔夫奖,全美华人协会杰出成就奖,美国科学奖,美国数学会奖等。《复流形》,美国芝加哥大学1956年版;巴西累西腓大学1959年版;俄译本1961年版;《陈省身论文选集》(1—4卷),斯普林格出版社1978年、1989年出版。

37. 吴文俊(1919-)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 在拓扑学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数学机械化等领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后者得益于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这是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原创的领域,被国际上称为“吴方法”。

38. 水稻栽培学家杨立炯:他深入农村,联系生产,潜心致力于农业技术改进研究,在总结、提高、推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次参加技术援外,受到好评,为发展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做出了贡献。其在《中华农会学报》上发表的关于花粉与胚囊发育、受精、胚与胚乳发育的论文是胚胎学研究方面的先驱之作。参考:杨弘远著,《水稻生殖生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页。

39. 吴树森与王飞虹,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在滴重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中提出经验方程:f=1.007-1.4789(r/V1/3)2,此式适用于0.058<(r/V1/3)<0.3的区间。参见:《材料表界面》(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二版,18-19页。

40.徐光宪,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他在量子化学领域中,提出了原子键的新概念nxc∏结构规则和分子的周期律、同系线性规律的量子化学基础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征,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创建的“串级萃取理论”解决了稀土分离的难题,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后,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他还提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的能量近似计算公式:E=n+0.7l 对于原子的外层电子而言,对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轨道能级的计算做出了贡献。参见:宋天佑.《无机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8页。

附录:


一、《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近百年来写入自然科学教科书的中国科学家(待补充)》(http://blog.tech110.net/?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5963)

二、《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近百年来写入自然科学教科书的中国科学家(补充)》(http://blog.tech110.net/?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6369)

三.《如何评价写进自然科学教科书中且具有原始创新功劳的中国科学家?》(http://blog.tech110.net/?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4891)

四.《十篇原始文献及相关媒体报道链接》(http://blog.tech110.net/?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2317)


五.  写入语文、英语教科书的部分中国科学家(待补充):


1. 中国农学家袁隆平 事迹入选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6单元课文《当代神农氏》;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21课《永远执着的美丽》;初中8年级下外研版英语书75 页;初中七年级下外研版英语书50页;长春出版社8年级上语文书39页《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人教英语书必修四10页《造福全人类的先驱者》。

2.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 事迹被录入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29页开始 )课文。

3.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 有“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参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组第五课《詹天佑》(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1998年:第十七课《詹天佑》)

4. 中国物理学家丁肇中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参加:初三语文课本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参考: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2006年:第四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

6. 中国遗传学家谈家桢 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关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参考:初二语文课本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

7. 中国生物学家童第周,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参见:小学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十课(一定要争气)。中国“克隆之父”,他一直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儿时的回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0课。

8. 中国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中科院院士,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逝世后13年,被追授为“两弹元勋”。参见:七年级语文课文《邓稼先》,人民教育出版社。
9.茅以升,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59年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其中,《中国石拱桥》一文入选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51

回复

1378

博文
发表于 2015-6-2 0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应该作为资源性材料收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7

回复

81

博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5: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甘永超 于 2015-6-2 15:28 编辑
Scidef赛德夫 发表于 2015-6-2 05:47
很好,应该作为资源性材料收集之!

这是我近20年来,动员、激励数千名理工科各专业的研究生大扫荡、大搜查的结果。相信还有不少遗漏,有请各位网友补上遗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